解密腾讯的保险生意:年费60块的保险要怎么做
5块钱一个月,能设计出什么产品给中低收入人群,既有好的风险保障,又价格便宜?这个题目让平安很头疼。平安和微保一起头脑风暴了很多次,从15万起步,微保一直在推动平安提升保额,直到最后定到了50万,这个方案报到保险精算师那里,都问何方“利润压到这么低,脑子是不是进水了”。为此何方做了很多说服工作。 对于一直以来都晦涩难懂的保险条款,微保还要求合作的保险公司在产品介绍上要尽量做到浅显易懂。它带来的结果也是显著的——过半用户初次进入微保就进行了下单,而剩下的用户平均看产品 2.9 次后会再次购买。另外,以前的保险理赔环节,用户在查询页面只会看到申请中、处理中、完成结案这三个步骤。但这种信息展示的程度对互联网产品来说显然已经落后了。对比网购来看,用户不仅要看到发货、在途、送达三步,还要知道快递已经到达哪个转运点,离自己还有几天。 因此,在和泰康的合作中,微保就要求泰康给用户更多透明度,双方一起深入泰康的系统,把3个状态,改成了7个状态,让用户知道流程走到哪。起初,泰康说这样的系统改进需要花三四个月,微保坚持要在6个星期内完成,最后泰康咬着牙完成了。 目前,微保还没有公布用户规模、保费收入等数据,但它对保险行业的影响正在发生。 不同于退运险、航延险等低客单价的产品,对于健康险、寿险等已经有一定价格门槛的保险产品来说,用户一定会反复对比各家产品的性价比。而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涌入微保平台购买产品,势必倒逼其他保险公司加入产品战,甚至价格战的行列。 而产品战、甚至价格战如果真的到来,最终也将不可避免的引发行业的变革和洗牌。一位业内人士曾对36氪说:“微保对保险业的冲击,可能不亚于余额宝对传统理财市场的冲击。” (编辑:钦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