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钦州站长网 (https://www.0777zz.cn/)- 智能办公、数据计算、云存储网关、负载均衡、设备管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编程要点 > 资讯 > 正文

漫漫有为路

发布时间:2018-12-08 19:02:53 所属栏目:资讯 来源:衣公子的剑
导读:原标题:漫漫有为路| 衣公子 衣公子的剑——做爱读的财经资讯 漫漫有为路 作者:衣公子 “终于回来了

同一时间的“北联想,南华为”终究走上了两条不一样的路,但是任正非和柳传志在一点上高度一致:重仓年轻人。1994年,出自中科大少年班、华中理工的李一南到华为第二天即被提拔成工程师,2个星期晋升主任工程师,半年任中研部副总经理,一年授印中研部总经理。次年,23岁的李一南成为公司最年轻的副总裁。

斯人已去,徒留少年成名、父子反目的剧情令人唏嘘。

配合全员持股,高额分红的政策,华为员工的真实收入的确让年轻人欣然向往。2002年前,内部职工股的投资回报率每年都在70%甚至80%以上。“绝不让焦裕禄累出肝病,绝不让雷锋穿破袜子”,华为定义中国“三高”企业:高效率、高压力、高工资。

多年来,华为工程师的薪资始终和欧美同样的工种保持在一样的量级。只是两者的单位不一样,华为的是人民币。所以说,在中国被认为高薪的待遇水平,其人力成本也只是欧美是1/8甚至1/10。电信行业归根结底是技术密集型产业,而科研支出的80%在于工程师的人力薪资。任正非很早就看透,首先依靠中国庞大的市场红利,再次依靠中国廉价的工程师红利,华为的崛起,对西方对手的反超是大势所在。

再看90年代的中国人,恐怕是最匮乏民族自豪感的时代,自己都给民族企业贴了标签,“劣质产品”。一次已经签完合同,任正非继续和电信局领导谈华为的科研布局和愿景展望,正在兴头,电信局领导不耐烦地打断,行了,你要是那么厉害,怎么不卖到国外去?

军人出生的任正非一时语塞。所以,在李嘉诚的和记发来邀请函的时候,华为当然愿意搏上一切。

02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香港电讯独霸香港电信市场老大的宝座整整70年。97回归之际,港府决定改变一家独大的格局。超人李嘉诚看准商机,凭和记电讯拿下一张牌照。面前的难题是必须在3个月内完成一个斥资3600万美元的综合性商业网,覆盖互联网、数据通信和接入业务,再经过香港电信局验收。西门子、阿尔卡特纷纷坐地起价,且建设周期预期6个月。尽管满腹狐疑,和记电讯还是打算在华为身上放手一赌。华为可谓倾巢而出。郑宝用亲自负责,李一男带队,工程师精锐部队连同他们的床垫赴港。吃喝拉撒都在办公室的工作状态,另香港人目瞪口呆。项目顺利交付。不单为华为创造了历史上最大的一份合同,而且利润率可观。

最重要的是,维多利亚港的一声枪声,华为走向世界。

镜头一转,这边阿尔及利亚,一场爆炸,留下冒烟的烧焦汽车和四溅的献血。

张贯京和出纳采购办公用品回来,距离爆炸点仅仅相差100米。这就是典型的华为出海之路。

通信设备市场周期长,一经选择,安装、维护、更新,双方的合作会保持很长一段时间。成熟市场的电信业务早已被列强分割完毕,华为机会寥寥,不得不再复制一遍再内地市场的“农村包围城市”。

市场没有留给华为选择。华为的开局之路往往治安混乱,政局动荡,恐怖主义横行。在开罗经历空难;在阿尔及利亚经历爆炸;在刚果,华为员工正在开会,突然子弹射到屋内墙上,众人抱头蹿卧。

医疗卫生状况也是华为人要翻越的大砍,在非洲战疟疾,在越南搏斗登革热,身体和意志,哪一样投降了人就回不来了。还没完,单身青年的压抑,夫妻分居的困恼,孤独环境下的抑郁症,终成一代华为人的共同话题。尽管如此,华为的青年,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太平洋,去欧洲,去非洲……”“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狭路相逢勇者胜,烧不死的鸟就是凤凰!”任正非的口号越激越,青年人挥洒青春的背景就越悲凉。

拿破仑说,战争来了又走,我的士兵依旧忠诚。

很多年后,有人说,这里不属于华为,退回去。退,怎么退?江山是年轻人用身体和青春一寸一寸打下来。退,往哪里退?退回原来那个积贫积弱的民族里去吗?

传说,比俄罗斯天气更冷的是俄罗斯市场。初来乍到的华为,由一匹来自南方的狼硬生生被冻成了冬眠的北极熊。90年代伴随俄罗斯经济的衰退和全球电信业的泡沫,俄罗斯市场寡淡,却依旧流行在商店门口悬挂“本店不出售中国货”来标榜自己的信誉和质量。第一次来俄罗斯出差的任正非气个半死,立志要拿下俄罗斯。但是华为人在俄罗斯连客户的面都见不着。开张的第一份订单是设备零部件更换,价格38美元。收到38美元那一年,距离华为来到俄罗斯已经过去了整整6年。同样的剧情,也在巴西上演,华为为了第一笔订单蛰伏了整整5年。

尝尽了战争中搏杀的残酷和等待的煎熬,华为觉得自己准备好了。在世界很多地方,华为有了挫败巨头的经历,接下来,他要去欧洲证明自己,去高手们的老家,打天下。

登录欧洲首战南斯拉夫,华为准备好了最低的报价,自认势在必得。结果对方根本不信任中国人,明确答复认为华为的低价是商业陷阱,选择报价更高的阿尔卡特。中国人在欧洲被看轻是常态。再来。进入英国市场需要通过英国电信采购认证团12个方面的认证。华为战队高度戒备,严正以待。英国专家一句“从端到端全流程的角度来看,影响华为高质量将产品和服务交付给客户的五个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在场华为最有经验的专家和高层没有一个人答得上来。原来,新的层次的对决没有地方可以讨巧,就是硬碰硬。去掉招式,双掌相接,比内力,比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再来。2005年12月华为终于和英国电信签订正式合同,标志华为正式被英国接受。同时宣告的还有马可尼丧失了和英国电信长达数十年的战略合作,黯然出局,曾经风光无限的英国电信巨头几个月后几乎被华为收购,最终因为政治原因没有成行,落入爱立信之手。

(编辑:钦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