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钦州站长网 (https://www.0777zz.cn/)- 智能办公、数据计算、云存储网关、负载均衡、设备管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编程要点 > 资讯 > 正文

漫漫有为路

发布时间:2018-12-08 19:02:53 所属栏目:资讯 来源:衣公子的剑
导读:原标题:漫漫有为路| 衣公子 衣公子的剑——做爱读的财经资讯 漫漫有为路 作者:衣公子 “终于回来了

中兴创始人侯为贵生性平和,面目慈善,为人谦逊,很少发火骂人。一手打造的中兴,有着黄牛文化。每每在和中兴的对比中,华为的狼性文化、任正非的暴烈性情才能得到完整的呈现。张贯京在《华为四张脸》里记录了老板的两个故事。其一是他自己向老板汇报和南斯拉夫邮电部的谈判进展很快很顺利(最终华为得最低价,也被南斯拉夫拒绝),孰料老板勃然大怒,咆哮道“你们有没有脱开裤子,让相亲的对象直接看一下,你们的XX有多大,那样不是更快吗?”当时是整个华为代表团的全体汇报会议,在座还有两位女士,张贯京气得丢下资料转身就走。另一个故事,是张贯京的清华大学校友,当时在华为担任副总裁,担任宣传部长和首席新闻发言人,一次和老板同去拜会客户,在酒店大堂发现少带一份资料。老板发怒,“你们都是白吃饭的吗?”顺势狠狠踢了他一脚。

刚强暴烈的任正非领导了华为强势、不服输的狼性文化。华为和中兴,从SDH战到DWDM,从GSM战到CDMA,从2G战到3G,从PSTN战到软交换NGN,从国内战到海外,难解难分。在和中兴交手中,2001年中国联通招标案华为在CDMA95/CDMA2000之间下错注,2004年失算小灵通的市场的意外喷涌,除此之外的两军对弈,华为基本完全压制中兴。如今华为的销售收入已是中兴6倍。

侯为贵感叹,那些年,中兴和华为只有在和国家争取政策的时候才会团结。年初,中兴在美国禁令下一度休克。归隐多年的侯为贵披挂出山,登上远赴美国的航班。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古稀老人孤独的背影,长使英雄泪满襟。

漫漫有为路

在青年任正非苦闷无望的岁月里,他的案头的确放着毛选。反复的研读还让他收获了部队的“学毛标兵”荣誉。毛选第二卷有云:

在危险环境中表示绝望的人,在黑暗中看不见光明的人,只是懦夫与机会主义者。

任正非的抑郁症一直没有完全康复,但是命运终究唤醒了他灵魂深处的坚硬和暴烈。

任正非指示:“敢打才能和,小输就是赢。”

华为开辟四个战场。第一,指出思科产品中私有协议,所谓私有协议就是未经国际标准化组织认可的厂商的事实标准,思科既不不公开,也不授权。但思科已有的市场已经很大,要和思科的产品兼容,就不得不使用思科的“私有协议”,是为产品重合部分的原因。第二,私有协议涉及垄断,遏制竞争。当时垄断正是西方社会的敏感词,华为主动反制。第三,配合法院对于源代码的审查,经公布华为产品源代码为200万行,而思科为2000万,相关只有1.7%。第四,任正非亲自在深圳接待美国3Com,商谈合作,双方成立合资公司H3C,华为的技术、诚信和品牌获得同行背书。

一年半后,双方和解散场。

05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绵羊,还是狼?生活有自己的残酷物语。

在华为打天下的时代,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客户,谈起中国企业都是积贫积弱的印象,为了展现自己的实力,华为发明了“新丝绸之路”,带着客户沿着上海、北京、西安、大连最繁华的路线跑一圈,最后一站是华为耗资100亿打造的深圳坂田基地。客户往往在神似紫光阁、白宫的建筑面前,对着汉白玉立柱叹服华为的实力和诚意。

华为做市场的排场之大,是很多企业无法企及的。2000年香港电信展,华为邀请了全球2000多位客户和代理商参展,所有客人一律商务舱、五星级酒店,还可以领取贵重礼品,所有费用由华为承担,一次会议花费2亿港元。

另一方面,任正非从来不配司机,深夜虹桥机场排队打车、挤地铁的照片刷屏网络。一次去亚马逊热带雨林旅行,出发前买旅行鞋,在巴西驻地的华为同事买了55Real的耐克,任正非一个人默默地买了35Real的不知名普通旅游鞋。在被问及时,老板坦诚地说,自己和常驻人员不一样,穿一次就扔掉了,不用买品牌。回到酒店依然把鞋子刷干净,带回了深圳。

多年来华为坚持把营业收入的10%投入科研。2017年,华为科研支出897亿。一个公司的科研投入超过了中国绝大多数省份。

如果还要为全面认识华为找到最后一张拼图的话,那可以参考2011年日本福岛“311”核事件,爱立信的售后服务人员出于安全担忧离开了日本,华为员工却仍然在灾区坚守工作。日本当然被这种职业精神感动,还特别给予了华为奖励。2013年,华为在日本的销售收入暴增到20亿美元,是2011年的4倍。

打市场又快又狠、做科研又稳又狠,对自己又勤勉又狠的华为,2013年营收超越爱立信,成为全球第一大电信设备供应商。

同一时间,海尔刚刚问鼎全球白色家电,联想正在PC战场向惠普发起最后的挑战。

Economist发文《Who's afraid of Huawei?》,文章强调任正非的解放军经历和华为对于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的熟谙,配图尤其惊悚。

漫漫有为路

图片来源:economist.com

其实西方对于信息技术安全的恐惧恰恰发轫于西方情报机构自己。他们刚刚用Stuxnet病毒挫伤了伊朗的核计划,面对亲手造就的破坏力,开始对电子设备杯弓蛇影。同一年,美国国会发布报告质疑华为产品可能被用于窃取机密,不过多年来也没有拿出确凿的证据。仔细翻看,那些年的新闻,紧随其后就是澳大利亚、印度、美国先后阻止了华为参与宽带网络的建设。大多数新闻报道和时事评论,拿到今天只要改个日期就可以继续发表。

Economist文章最后还是公允地说,排斥华为和中兴,选用阿尔卡特和朗讯,令政客们感觉良好。但却忽视了破坏自由竞争给市场造成的伤害和变相提高的价格,只有对设备和技术的公开和审查才是解决问题的正道。

(编辑:钦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