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你被大数据杀熟了吗?数据分析揭秘商家的杀熟骗局
发布时间:2021-06-04 14:01:43 所属栏目:大数据 来源:互联网
导读:激动人的双十一狂欢购物节终于过去了,剩下的就是大家空荡荡的钱包和等待快递包裹的迫切心情了。 本来为了省钱参加购物节的狂欢,精心各种满减、优惠券,但却有不少朋友付完款后发现,自己买到的东西比平时居然还是贵,最令人气愤的是同一件商品,自己买的比
激动人的双十一狂欢购物节终于过去了,剩下的就是大家空荡荡的钱包和等待快递包裹的迫切心情了。
本来为了省钱参加购物节的狂欢,精心各种满减、优惠券,但却有不少朋友付完款后发现,自己买到的东西比平时居然还是贵,最令人气愤的是同一件商品,自己买的比别人还贵!
同一件商品,不同的人显示的价格不同:
双十一你被大数据杀熟了吗?数据分析揭秘商家的杀熟套路
同一张券,你怎么抢也抢不到,别人想怎么领就怎么领:
双十一你被大数据杀熟了吗?数据分析揭秘商家的杀熟套路
很显然,有一部分人被大数据杀熟了,这在行业内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之前央视就有曝光过某app上购买机票和酒店,不同人不同价,甚至多点进去看几次,价格还会上涨。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想薅商家羊毛难上加难,但是商家通过大数据宰客却轻而易举。
作为一个曾经给电商零售公司打过工的数据分析师,曾经也利用我的一身数据分析本领为公司的“营销策略”做过不少贡献(轻喷,打工不易,身不由己),今天就从数据分析的角度给大家拆解一下,我们是如何利用数据来杀熟的,有哪些方法能够避免被大数据杀熟
大数据杀熟是怎么做的?
概括的说就是:通过大数据分析和预测的手段,对于同样的商品和服务,对不同对象收取不同价格的现象。
所以,大数据杀熟的技术基础是大数据,也就是海量的用户数据。通过你的基础属性数据判断你的所在用户群体、人群特征(如消费能力),通过你的行为数据判断你的偏好和消费意愿强烈程度。
综合一系列的分析,判断出你是谁,你现在要做什么,愿意付出多少代价去做。然后通过精准的用户画像,去对消费能力高、消费意愿强烈的用户展示更高的价格,赚取更多的利益。
不过区别定价这样的杀熟套路已经用了很多了,消费者和身边的人一对比就发现了杀熟真相,万一找了媒体曝光,对电商平台或者商家的印象非常不好,其实还有另外一种变相杀熟套路,叫做“优惠券杀熟”
同样的商品,价格大家都是一样的,但是有些人能领到30元的优惠券,有些人界面可能都不显示优惠券,相比之下这是一个比较安全的杀熟手段,因为从法律上来讲,商家给不同人发不同的优惠券,似乎也没有违反规则。
当然上述的方法不仅仅存在于电商,线下门店同样也有这样的营销策略。比如给不同等级的会员发不同额度的优惠券
商家是怎么分析这么多的用户数据,制定营销策略的?这里我以线上、线下门店都有的会员数据为例子(从商家角度出发,电商平台也大概是一个道理),给大家讲解一下,商家是怎么分析消费者数据的
![]() (编辑:钦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