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动能回收调节设置 特斯拉如此回应!
1 月 19 日的 2021 微信公开课 Pro 版很快就收尾了,留下观众面面相觑,“就这?我都做好熬夜的准备了。” 难得紧张的张小龙,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表达了一个清晰的观点,微信就是赋能私域——好的产品用完即走,好的微信用户永远不走。 他晒出了一组数据:每天,有 10.9 亿用户打开微信,3.3 亿用户进行视频通话;有 7.8 亿用户进入朋友圈,1.2 亿用户发表朋友圈,其中照片 6.7 亿张,短视频 1 亿条;有 3.6 亿用户读公众号文章,4 亿用户使用小程序。 那么,用户是真的不想走,还是走不了呢? 微信已经走过十个年头,如今打开微信发现页,满满一屏的功能,尽管 UI 已经非常简化,但叠加的功能已经越来越多,甚至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日渐臃肿”。为了用户时间,为了商业化,微信还重点加码了视频号和企业微信这两款典型的防御型产品。 这场公开课展现出了张小龙对视频和直播的重视,一个半小时的演讲里,张小龙用 40 分钟讲视频号,20 分钟讲直播,可见视频号如今在微信体系内的地位,也可以理解为,张小龙这场演讲最大的成就就是,教育微信用户在微信看直播,并探索机会。 随着微信 App 使用时长减少,以及快手、抖音等短视频 App 的崛起,张小龙也开始对速度不满起来,他在公开课上罕见地谈到了“慢”的问题。 “我很喜欢《孙子》里面的两句话,其疾如风,其徐如林,慢,不是我们想要的,视频号的速度才是微信该有的速度,我们下一年如果还是做得这么快,大家不要觉得有什么,这是正常的状态。” 另一个张小龙没有在直播中提起,却在 18 日微信公开课分论坛上被反复提及的,是B端商家的私域工具企业微信。从 2020 年初办公远程协同化、企业数字化转型引发的协同之战开始至今,巨头一天也没有放松过。 不过,这两款也被业内认为是滞后型产品,视频号需要基于内容的流量和运营,而企业微信扛起的是微信B端流量和商业化的大旗,这确实不是腾讯和微信的强项,还需要努力追赶。 那么,微信能凭借视频号和企业微信赢得下一个十年吗? 视频号快马加急 2020 年,微信在视频号上的节奏不可谓不激进,但视频号努力了一整年,行业人士给的标签依然是“还需努力”。 或布局谨慎或入局太晚,视频号这种迟到的激进在外界看起来略显笨拙,是因为直播和短视频的环境已经非常成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两大问题,一是视频号很难诞生原生大V,二是难有功能创新。 “视频号不具备内容生态上的独特性,也就很难孵化出自己的大V。”资深产品经理判官称,因为视频内容生产已经标准化了,视频号进入到一个完全成熟的领域,延伸出的问题是,平台上的内容生产者多数来自其他平台,这些视频号创作者把视频号视作众多分发渠道的一个,而非原创平台,从文案到拍摄到分发到买量,相当于复制其他平台的操作。 于是我们看到的是,短视频本身已经成熟,但视频号还处于“开荒”阶段。视频号运营者古远近这样形容,视频号上的情感鸡汤、音乐剪辑类内容占据半壁江山,真正需要费脑力去学习的深度内容才刚刚“萌芽”。 “不走情感鸡汤路线就很难获得流量,但鸡汤路线又不是自己想做的风格。在摇摆之下,涨粉效果更差。”古远近在视频号创作上的摇摆和焦虑也非常典型。这在长期关注微信的投资人纪年看来,是因为视频号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 slogan,用户心智还没有建立起来,换言之,用户打开快手和抖音之前,能大致预判会看到什么或者期待看到什么内容,但视频号在这部分仍旧是缺失的。 “微信生态一直以来就没有官方的运营,对于微信团队而言,内容运营的倾向是什么,边界又在哪里,这都是新课题。”纪年称。 一位视频号创作者告诉深燃,公众号时期的微信团队只负责制定规则,它没有频道,也没有划分,所有生态都是自然生长出来的,因为彼时大部分流量都是私域的,可短视频时代再继续这样就显得混乱了。“你要有官方的意见、倾向和推荐机制。你看,现在抖音上的作者跟抖音平台之间的关系,抖音平台说什么就是什么,没有人能长久地红下去。” 纪年也表示,从某种角度看,“视频号要做的事情,和快手今天做的事情是一样的,就是从原来的强私域变成有一定公域属性的平台。当然,这可能违背张小龙的意志或者初心”。
2020 年年底,微信认证的摄影师李政霖在自己的视频号上做了一场“陪你去看双子座流星雨”的直播,近百万人围观。这是视频号直播这款产品诞生以来最为轰动的一场直播,对视频号团队来讲或是一次启发:到底怎样独特的内容才适合视频号生态。 随着成功上市,2018 年后宁德时代的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在 40% 以上,可谓“一家独大”。 关于宁德时代的成功,美团创始人王兴曾讲过一个的故事,在曾毓群的办公室中挂着“赌性更坚强”五个大字,到访的客人都被其气魄给震慑。于是,有客人好奇问道,福建人不应该挂“爱拼才会赢”吗?曾毓群正色道:光拼是不够的,那是体力活,赌才是脑力活。 从某种程度来说,宁德时代的发展本身也是一场豪赌。上市之初,宁德时代在招股书中直言,“产能不足是公司的竞争劣势之一。”所以上市之后,宁德时代不断攻城略地提高产能。 2020 年 12 月 29 日,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累计总投资不超过 390 亿元,计划分别在四川省、福建省和江苏省新建或扩建电池产能。 如此巨额的投入,钱从哪里来? 2020 年 7 月,宁德时代发布了 200 亿定增计划,引入高瓴资本等明星机构,宁德时代在公告中指出,募集资金用于扩充产能。 宁德时代急于扩充产能的压力来自国际巨头之间的竞争。2019 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累计出货 32.5GWh,占据全球市场近三成份额。 到 2020 年一季度,长期霸榜的宁德时代,以 17.4% 的市场占有率退居全球第三。其中 LG 化学和松下的市场份额分别是 27.1% 和 25.7%。 群雄环视 宁德时代失去了全球“电池一哥”之位,这是一次偶然,还是其业绩发展的转折点?
数据显示,2019 年,宁德时代实现营收 457.88 亿元,同比增加 54.63%;净利润 45.6 亿元,同比增加 34.64%。到 2020 年前 3 季度,宁德时代前三季度营收为 315.22 亿元,同比减少 4.06%,归母净利润为 33.57 亿元,同比减少 3.10%。 (编辑:钦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