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稳居语言占比第一 PHP排名第三
开通免密支付也更加有助于开通美团月付。美团系统默认美团月付在首位推荐的位置,由于免密支付存在极大的便捷性,美团利用免密支付的便捷性和隐秘性,让用户无法得知在支付时选择的是哪一种支付方式,很多用户因粗心,图方便快捷,没有进一步点击查看,而遭遇开通了美团月付。 美团月付的客服表示,美团月付是美团会员用户在开通“先享后付”服务时,会被同时开通“美团月付”,以实现服务后付款。用户可 0 元先享美团尊享会员权益,会员到期后根据享受的优惠进行付款。 先享后付、0 元先享美团尊享会员权益、会员可享受优惠进行付款等这些看似为用户着想的字眼,没想到是一个美团版花呗,有免息期、逾期会罚息等很多用户恍然得知这是一个类似于信用贷的产品后选择关闭该功能。 美团的种种作为显示,让很多用户开始对美团失去了安全感。发现被开通后,选择试图关闭美团月付,却碰壁了。 网友“知友猎人”在知乎上表示:周围的不少人都被开通美团月付,自以为很小心了,今晚吃饭结账还是被迫开通了。 具体过程是这样,美团结完账弹出个“领取 5 元红包的按钮”,点击进去之后发现美团月付,可以选择同意开通和不开通,我选择了不开通。结果收到短信:【美团月付】朋友,你成功领取月付权益,额度 1000.00 元。每月 1 日出账,8 日还款。 于是打算关闭美团月付,先选择关闭理由,然后显示“关闭失败”,问了下周围朋友,也都是关闭失败。 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大量关不掉美团月付的投诉。 以黑猫用户“怪兽的小土豆 201”为例,他表示,美团月付无法关闭,在用户想关闭美团月付时,美团月付提示有待支付订单,但消费者去寻找无法找到其待支付订单,美团月付也没有提供具体待支付订单。且不适应美团月付,在没关闭前也需要支付月付自动扣款的 15 元会员费。 客服表示,美团会员到期后根据享受的优惠进行付款,且会员有效期内无法关闭美团月付。 很多用户反映被开通美团月付后,并不想继续使用,而是选择关闭该功能,网友“一粒尘埃”表示,使用后发现美团月付的功能太弱,使用范围太小,使用权限受限,只能在美团平台上使用,不能扫码支付也不能去第三方消费。同时,美团月付的这种做法太小人了,利用用户对美团的信任,于是选择关闭美团月付,开通容易,可是关闭却异常艰难。 鞭牛士使用发现,美团月付的产品设计非常隐蔽,而且美团的美团外卖、美团买菜、美团骑车、美团打车等都上线了美团月付,美团将美团月付开通穿插到各种活动页面,不同的诱导开通方式,导致用户无法区分,诱导用户开通美团月付。 美团以美团会员 0 元先享活动、领取红包等字眼诱导用户,但很少人关注到了也页面下方的按钮下那一行小字:点击按钮即表示阅读并同意《美团月付授信付款合同》和《美团金融隐私政策》,大部分用户都是以为这只是一个优惠活动,没想到是信用付,稀里糊涂的就这样开通了美团月付。
以美团骑车为例,新用户会赠送免费骑行的优惠,需要在人脸识别后并授权认可《实名授权协议》和《美团金融隐私政策》,接受用户专享福利后,共有 2 个优惠,一个是先骑后付,直接跳出美团月付,之后又跳出一个被限时优惠砸中了的美团支付专享。 2017 年 7 月,知乎开始组建商业化团队,以知识服务和广告为主的两大变现业务逐渐成型, 借着知识付费的东风,知乎加速布局,先是推出了曾坚持不肯开放的机构账号,后又陆续上线了知乎 Live、书店、私家课、读书会等产品,搭建起了一套“知识市场”的产品体系。 2018 年 6 月,知乎将这套产品体系升级为“知乎大学”,并组建了新的知乎大学事业部,将原有的知识服务团队放到一起运营,提供超过 15000 个知识服务产品。 2019 年 3 月,知乎上线“盐选会员”,定位于基于社区的高质量数字阅读平台。截至 2020 年 3 月,知乎为用户提供超过 5.7 万个知识服务产品,包括 2000 多场盐选专栏,近 1 万场知乎 Live,3.4 万本优质电子书和讲书,以及共计约 1.1 万本国内外一线杂志。 知乎在探索一切可能的商业化路径,根据一项数据,知乎 2018 年上半广告营收同比增长 340%。根据一位知情人士说,知乎在电商方面也做了很多尝试,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如此多的商业尝试,势必会影响到用户体验。 一位创作者对燃财经抱怨近期知乎对于一些功能的优化,比如知乎用户点赞的内容被挪至“消息列表”,而不显示在“用户客户端主界面”,一些知乎创作者联合起来抗议,但至今没有改观。 广告收入受惠的是平台,知识付费也只能让一部分大V得到收益,但对于一些中腰部的创作者来说,他们还没有很好的变现方式,例如“付费问答”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有市场。 从产品定位和社区质量上看,知乎没有任何有威胁的竞争对手,但往往,最大的敌人总是自己。商业化进程缓慢、与创作者关系日趋紧张、在短视频内容上缺少建树,都是知乎在下一个 10 年的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想要平衡好商业、社区、内容,知乎还得做更多的妥协。 互联网不存在“万能公式”
2019 年年末,今日头条 CEO 朱文佳“以“一横一竖”概括过去历年的演化:“一横”是尽可能丰富的内容体裁,“一竖”是尽可能多的分发方式。“我们希望围绕‘连接人与信息,促进创作与交流’这一使命,打造出一个最好的通用信息平台。” (编辑:钦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