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月计划或延期,拜登将任命女局长
小米递交招股书后,雷军曾在公开信中提到:“小米不是单纯的硬件公司,而是创新驱动的互联网公司。”显然,雷军想要外界将它对标成市盈率更高的互联网公司,而不是苹果。 招股书显示,小米有 18 个月活跃用户超过 5000 万的应用程序,其中最主要的 App 就是小米应用商店、小米浏览器、小米音乐和小米视频等。很可惜,在小米的招股书中,也未看到米聊的身影。 2018 年 11 月 28 日,新米聊的 8.0.0 版在 App Store 上线,新功能的加入试图重新让米聊充满活力,但这只是让米聊延续了关闭的时间,并未改变米聊的最终命运,为何米聊变成“新米聊”后依然失败呢?郭静的互联网圈认为跟几个因素有关:
第一,产品侧的劣势。知名产品经理俞军曾提到过,用户价值=(新体验-旧体验)-替换成本。与成熟的微信相比,米聊即使更新后,依然不如微信有活力,微信看起来“臃肿”,可功能齐全,并且用户关系链和用户习惯都已形成,米聊并没有绝对的领先优势超过微信。 以拜腾为例,虽然其已经停摆半年之久,但在停摆之前其南京工厂就已经建设完成。按照此前的规划,拜腾南京工厂规划产能为 30 万辆,一期产能 15 万辆。同时,早在 2018 年拜腾就通过收购一汽华利获得了相应的造车资质。 对此,相关出行行业观察人士对懂懂笔记表示:“虽然拜腾已经停摆很长时间,无论是在产品、品牌还是渠道上都远远落后于同期的竞争对手,不过它已经完工的工厂和造车资质还是相当值钱的,同时它又是南京市政府重点支持的项目。“ 观察人士指出,富士康没有任何整车制造方面经验,又对汽车领域抱有极大的热情,因此拿下拜腾是个不错的选择,“虽然其没有整车制造方面的经验,但过去在高端制造以及大型工厂管理方面的经验,是可以对日后拜腾的重启起到巨大帮助的。” 在获得整车制造以及相关资质之后,富士康似乎也有了竞争未来苹果汽车订单的资格,至于能不能做成就看郭台铭的运气了,至少他目前要的是富士康能有资格出现在苹果汽车的竞标名单中。 “代工皇帝”艰难转型 “代工皇帝”富士康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成本管控。但这并不能改变代工行业依然处于微笑曲线利润最低端的现实。 根据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精密 2019 年的财报显示,其 2019 年全年营收为 5.33 万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 1.23 万亿),净利润 1153 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 344 亿),利润率仅有 2.16%。这种情况下,鸿海的净利润近年来还是持续下降的——截止 2019 年鸿海的净利润已经连续下降了三年。 而富士康在A股上市的主体“工业富联”,同样日子并不好过。上市之初郭台铭曾尽一切可能想要多蹭一些互联网元素,以获取更高的估值。但以代工业务为核心的富士康,最终在A股的表现还是那个最“简单”的企业。 18 年 6 月上市不久后,“工业富联”的股价曾触及 25.73 元的历史最高位,总市值超过 4400 亿。如今上市两年之后,其股价只有 15.13 元,总市值不足 3000 亿。 过去的十年,富士康伴随着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的崛起以及中国相关制造业供应链的成熟快速成长。数据显示,目前鸿海在内地拥有员工 70 万~100 万人,但随着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国内人工成本的不断提高,富士康的成本支出也不可避免的继续提高。 以富士康最大的合作伙伴苹果为例,过去几年苹果有意地在扩大自己代工企业的阵营,避免过度依赖某一家企业。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近两年被称为“小富士康”的立讯精密快速崛起,在进入苹果供应链仅仅数年的时间后,就挤掉其他竞争对手成为了 Airpods 无线耳机的主力代工厂。
如今,摆在富士康面前的有两个选择:一是将代工业务转移到东南亚、印度等人工成本更低的地区;二是寻求向着更高利润行业转型。 这是唯一多方共赢的策略——我们卖出更多的设备,让开发者拥有更广泛的用户基础,他们会出最优秀的应用,而用户也可以开心地选择更丰富的应用库。 七、结论 总之,Flash 适用于 PC 时代,为 PC 与鼠标而生,对于 Adobe 来说 Flash 是个成功的业务,他们希望 Flash 能超越 PC 的心情我们可以理解,但移动设备关乎低功耗、触摸界面及开放 Web 标准,这些是 Flash 客观上的短板。 今天,已经有大量媒体为苹果的移动设备专门提供其内容,这证明 Flash 不再是观看视频的必要选项,也不再是其它许多网站的必需,苹果应用商店的 20 万个应用也证明成千上万开发者并不需要 flash,没有它同样可以创造更好的、更丰富的应用和游戏。 移动时代的新开发标准(如 HTML5)将在移动设备上获胜,也许 Adobe 应该集中精力为未来打造 HTML5 工具,而不是成天批评苹果放弃本将过时的事物。 史蒂夫·乔布斯 2010 年 4 月 如果你看完乔布斯这篇简短的信感受是——“这没什么嘛,普普通通啊”。 那么,我们在来看一个反面案例:
在乔布斯的这封公开信发出两周之后,Adobe 公司的两位创始人的也在《华尔街日报》上刊登了一份公开信作为对乔布斯的回应,看完你就能清晰地感受到二者之间功力的差异了—— (编辑:钦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