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决定是否推行 “996” 加班费按月发放
米聊的增速之所以如此之快,是因为当时的移动社交属于新兴市场,谁都有机会。除米聊外,比较知名的移动社交产品还有易信、来往、飞信、Line 等,这些产品的推出时间不一,但是成长势头都很凶猛,易信上线 11 个月后用户量就破亿,仅仅一个月时间,来往的注册用户数已突破 1000 万。陌陌用户量突破 2000 万只用了 1 年零 4 个月。微信未大成之前,无论是米聊,还是易信、来往等,看起来都有成功的机会。 狂奔的微信 CNNIC 的数据显示,截至 2020 年 6 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 9.32 亿。腾讯 2020 年 Q3 季度财报显示,腾讯微信及 WeChat 的合并月活跃帐户数为 12.1 亿,同比增长 5.4%。同样是腾讯旗下且产品历史远远超过微信的 QQ 月活仅为 6.17 亿,前者几近于后者的 2 倍。 毫无疑问,微信已成为中国用户量以及用户活跃度最高的应用。 米聊、易信、来往、陌陌的成长速度确实很快,但依然无法与狂奔的微信相比,当前者的注册用户量依然在千万级别徘徊的适合,微信到 2013 年 10 月 24 日,用户数就超过了 6 亿,日活跃用户 1 亿。 除 IM(即时通讯)功能外,微信陆续上线了微信小游戏、微信支付、微信红包、微信搜索、微信小程序等功能,每一个新功能的推出,都将微信的用户量和月活跃用户数推向新的高点。到 2015 年末,微信和 WeChat 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到了 6.97 亿,面对用户量如此庞大的微信,米聊、易信、来往、陌陌们只能望而却步,陌陌最初在陌生人市场找到了定位,后来又依靠网络直播转型才彻底成长起来。 在微信这个巨型 App 面前,其他社交产品没机会与它抗争,甚至连 QQ 最终也被微信给彻底比了下去。微信的大成,彻底让其他社交产品失去了生存空间,米聊也不例外。 米聊强行“续命”依然失败 七麦数据显示,米聊 iOS 版在 2016 年 11 月 11 日进行了更新后,产品近 2 年时间都未再更新,如此长时间未对产品进行更新在移动互联网行业内通常意味着,公司已放弃了这款产品,关停只是迟早的事。外界也认为小米会放弃米聊。
2018 年 5 月 28 日,米聊的一张海报让它再次成为焦点,其海报上显示,“我是米聊,我为更有趣的交友而奋斗。小米年度旗舰发布会,5 月 31 日深圳见!”看起来非常像米聊会在小米新的发布会上再次亮相,然而,热闹并不属于米聊。 此外完整的车辆代工模式也早已得到过验证,以奥地利的汽车代工企业麦格纳为例,其作为全球汽车零部件巨头的同时,还兼任奔驰G级、宝马 5 系、捷豹I-Pace 等豪华车的代工制造服务。据不完全统计,麦格纳代工生产的汽车总量已经超过了 300 万辆。 19 年 1 月北汽就曾与麦格纳成立合资公司,现在北汽的高端电动品牌 ARCFOX 的首款车型 ARCFOX αT就是由麦格纳生产制造的。在汽车圈,其甚至被称为“汽车界富士康”,但现在真正的富士康显然也看上了前者手中的这块蛋糕。 至于为什么富士康会在近期突然加速造车方面的投入,除了自身业务发展之外,“老伙计”苹果的入局可能也是其拉响警报的重要因素。 目前苹果造车的计划已经得到内部证实,而根据外媒报道:苹果正在与多家知名车企就车辆研发、制造等方面的合作进行接触,过去十几年与苹果绑定最为紧密且严重依赖苹果的富士康,似乎并没有出现在苹果面向下一个时代的代工名单中。 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虽然富士康过去在 ICT 代工领域做得风生水起,但其整车制造和研发上并没有什么经验,同时也没有任何资质。
所以,进入 2021 年之后的富士康无论是接盘拜腾还是与吉利成立合资公司,一系列密集动作的背后很大程度都是冲着获得整车制造能力以及资质去的。 抛开 Flash 封闭而专断、技术缺点明显还不支持触摸设备等特性不谈,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使我们不支持它,我们曾讨论过网站使用 Flash 播放视频与互动内容的弊端,然而 Adobe 还是要求开发者接受 Flash 开发应用并在我们的设备上使用。 过去痛苦的经验告诉我们,让第三方插足平台和开发者之间,最终会制造出低质量的应用,它会阻碍平台的改善与发展,如果开发者越来越依赖第三方开发的函数、库和工具,那么只有在第三方选择新功能时,开发者才能享受到平台优越性,我们不能让第三方支配和决定。 更糟糕的是一旦第三方提供一个跨平台开发工具,它们可能不会为单一的平台开发增强工具,除非该工具能适应于所有平台,这样的结果是开发者就只能开发最低标准的应用。 我们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开发者会放弃我们平台的增强特性,因为这些特性在其他平台上不可用。 Flash 是一个跨平台开发工具,让开发为 iPhone、iPod 和 iPad 开发出最好的应用,这并非 Adobe 的目标,让他们为跨平台开发才是其目标,而且 Adobe 在支持苹果平台应用方面反应非常缓慢。 例如,尽管 Mac OS X 已经推出近 10 年,Adobe 直到两周前才正式推出了支持这一系统版本的 CS5,事实上 Adobe 是最后一个完全接受 Mac OS X 的第三方开发商。 我们的出发点非常简单——
我们希望为开发者提供最先进、最创新的平台,我们希望他们直接站在苹果平台的肩膀上,打造全世界最好的应用程序。我们希望不断改善我们的平台,让开发者创造出更让人兴奋、更强大、更有趣、更有用的应用。 (编辑:钦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